火鍋的來源
發(fā)布時間:2020-08-14 來源:本站 瀏覽:次
火鍋也有另一個稱呼叫做“暖鍋”,它是一種烹制、盛裝、食用兼?zhèn)涞娘嬀撸蠹s產(chǎn)生于1400多年前,唐代已很流行。唐朝詩人白居易一日邀友至家吟詩賦詞,興趣盎然,不覺已是黃昏,窗外彤云低垂,北風(fēng)漸緊,一場瑞雪即將飄然降來,面對此情此景,白居易詩興陡起,欣然命筆:“綠蟻新醅酒,紅泥小火爐,晚來天欲雪,能飲一杯無?”友人點頭頷首,相對暢飲。 詩中所說的“紅泥小火爐”,說的就是唐代流行的一種陶制火鍋。
到了清代,吃火鍋,已成為上流社會普遍的嗜好。據(jù)說乾隆皇帝幾次巡視江南,所到之處,必備火鍋,引得南北兩京食用火鍋盛極一時。乾隆之后的嘉慶皇帝也是個“火鍋迷”。在乾隆登基那天,宮里擺了個“千叟宴”。宴請位高權(quán)重的文武老臣。宴席上除了山珍海味外,還特地設(shè)置了1550多口火鍋,并設(shè)立了宴中之宴——火鍋宴。
現(xiàn)在,火鍋已從早期的銅制和陶制兩種發(fā)展到鋁制火鍋、鋁鍍黃膜火鍋,以及搪瓷火鍋等多種,吃火鍋的主要原料有牛、羊、豬、雞等肉類和海參、蝦、蟹等海味。
1. 火鍋擁有悠久的歷史淵源和民眾基礎(chǔ),是一種平民化、大眾化的烹飪手段,因而擁有平民性。
2. 火鍋采用“煮”這一單一的烹飪手段來處理不同的食物原料,在具有食物多樣性的同時,吃貨還可以選擇重口味和清淡口味,因而火鍋具有包容性。
3. 常吃火鍋的人一般對火鍋具有較高的認同感,火鍋店是一個“擺龍門陣”的地方,每個人均可平等參與和分享,因而吃火鍋意味著彼此的認同、親近。
4. 火鍋一般不納入宴請范疇,具有非正式性。
5. 火鍋具有地域性,屬于地域文化特色的一部分,而最具代表性的地域當(dāng)屬四川盆地。
6. 火鍋具有季節(jié)性,餐桌話題也會隨著變化,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地域的季節(jié)交替和生活變化 。
7. 火鍋越吃越有味道,最后的湯成為積淀的精華,因而吃火鍋具有參與感和過程感。
8. 火鍋的“火”和沸騰的“湯”,容易引發(fā)人的正面聯(lián)想,具有原始的儀式感,而且在吃下去之后能夠得到“熱血沸騰”的體驗